隨著人們醫療需求的日益提高,各級醫院也就越來越重視技術與設備的引進、更新,特別是手術室,已逐漸成為高投入的醫療環境,是技術與裝備更新最快的場所之一。因此,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打造智能化手術室是醫院建設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那么,智能化手術室有那些功能?應該如何建設?其發展趨勢又是怎么樣的?針對這些問題,下面將為作出詳細介紹。
一、智能化手術室實現五大功能
1、影音信息數字化
手術醫生可以獲得更全面的決策依據,更流暢的工作配合,信息共享、科學決策可以讓手術更精準、患者更安全。
音視頻輔導系統可以麻醉醫生提供規范操作證據,推動規范化操作,以進行醫療質量控制。麻醉科主任可同時監控多臺手術通過語音對講實時指導。另外語音傳送語音視頻,多方對著家屬會談,一鍵呼叫等待功能,讓對外聯絡變得更簡單。
手術室示教管理系統,藥品、耗材智能化管理系統,術中標本觀看系統,醫護患協同管理系統,手術器械包追溯管理系統,科主任,護士長管理系統,護理管理系統,輔助能源管理系統,醫務人員行為管理系統和麻醉管理工作站。。。實現多系統集成,可以讓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長、患者及家屬、管理者和協同人員等角色,在圍手術期協同配合工作。
2、物資管理信息化
系統可自動記錄手術藥品/耗材的取用和消耗信息,簡化手術醫護物品取用工作流程,醫護人員可按需領取藥品,無需手工記錄和人工核對;同時還具有藥劑科、器材處的管理效能。
在術標本管理方面,手術中切下的病理組織可通過物流系統,快速、及時傳送至病理科進行檢驗。手術室利用專用鏡頭將切除的病理組織通過談話室內的電子屏幕顯示,可避免對家屬造成過于直觀的感官刺激,也免去患者家屬往返病理監測的奔波。
在輸血管理方面,物流系統可以提交血申請,血液制品可通過智能物流系統可直接送到手術室,保障病患的輸血需求。高清攝像頭跟記錄血液配送全過程,確保臨床用血信息客觀、真實、完整可追溯,使手術醫護人員專注于臨床診療工作同時,保障醫患雙方的權益。
3、物流輸送自動化
可利用智能醫療機器人進行手術室潔凈物資、手術用藥的自動配送。護士在系統下單后,供應科室接收訂單并準備物資,機器人就會自動配送。
智能化醫療機器人的使用,可減少臨床醫師手術前等待時間;避免患者的煩躁情緒,減輕護理人員體力勞動強度時,使其專心護理工作;規范物資管理,讓管理者和你安排人員。
4、行為管理規范化。
安裝智能手術衣收發系統,醫護人員刷身份卡從智能鞋柜取潔凈鞋,然后再智能發衣機前刷卡取衣服,完成更衣后進入手術室,完成一天的手術,醫生在通過刷卡在智能回收機簽歸還手術衣。
5、科室管理精細化。
手術室綜合信息管理系統( O A C M S)集成多個系統,從屏幕復雜,電線交錯的簡單數字化狀態升級為信息化高度整合,實現對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管理是多部門多任務協同工作,可大大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還能實現為手術期的質控管理。從預約安排/術前準備、麻醉誘導、手術實施、麻醉復蘇到麻醉總結術后隨訪,實現為手術期的庫存控制和質量監測。
二、智能化手術室如何建設
1、室內布局
通過智能終端對手術室內所有數據進行整合,對醫療行為、麻醉藥品、物品運輸等進行管理,能夠時刻了解患者數中術后情況方便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不同狀態,調整治療方案。比如麻醉科人員運用智能終端,隨時了解麻醉病人的情況,可以隨時與上級醫生進行溝通。這樣,既能及時對患者進行麻醉分析,又能節省時間。
目前,手術需求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手術室的承受能力,而且還面臨著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短缺的狀況,使得手術室的管理捉襟見肘。手術室的規模一直是管理者頭疼的問題之 一,在建設之初,設計師會對手術室的規模進行科學測算,但是在投入運行后,實際數據測算數據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先進設備以及手術量的增加,使得手術室規模不斷減小。
所以在手術室設計時應預留相應空間,便于日后增加設備。手術室的建設需充分考慮運行流程,一是醫務人員的工作流程與患者就醫流程相對分離,盡量不要產生交叉,二是潔凈物品流向一定要符合相關規定,兩者的通道,盡量簡單布局減少污染。
臨床科研數據采集也是智能化手術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AI配置產品自主拍攝,將所拍攝到的內容實時上傳,這樣能夠隨時了解科研進度,根據情景模式改善手術室的環境,調節凈化級別。通過AI技術對手術過程進行錄制,可作為重要的教學課件進行演示。
在此基礎上建立智能物資管理系統,列如,手術衣收發系統、高值耗材管理系統、常規耗材管理系統、麻醉藥品管理系統等。利用機器人和智能柜的互通互聯技術代替人工,將手術所需的藥品、耗材以及特殊物品通過機器人運送,這樣既能夠保證手術正常有序進行,還能夠節約成品,減少污染。
2、走向靈活性
誰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室內引進各式各樣的新設備,內裝系統材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不僅最大限度地但是由于手術室自身環境未能適應手術的發展變化,出現的地面狹窄、潔凈度下降、安全風險上升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多地開始普及靈活信手術室,充分利用全面空間,擴大使用面積。
傳統手術室必須在施工前做好所有設計,后期的改動非常困難,靈活性手術室在墻面設計大面積凹槽,將器材固定在凹槽內,然后根據后期實際操作進行調整和變化,這樣不僅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板面積,也合理利用了墻面空間。與傳統手術室相比,靈活性手術室能夠最大話利用地板面積,也合理利用了墻面空間。與傳統手術室相比,靈活手術室能夠最大化利用室內空間、保持室內潔凈、提高手術室的醫療功能。
靈活手術室空調系統的目的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潔凈度管理;第二個是熱環境管理;第三個是濕度管理。手術室的溫、濕度一般可以根據患者及醫護人員的需求進行調控,但在北方城市醫院往往不允許增加處濕功能,原因是北方天氣干燥,潮濕天氣較少,如果增加除濕功能會增加成本,但北方的夏季會出現‘桑拿天’,如果手術室內空氣濕度在60%左右,會嚴重影響工作。所以在醫院空調設計時,應獨立設計手術室空調系統,保證手術室恒溫恒濕。
三、手術室發展趨勢
1、數字化一體手術室。
2、內聯網云平臺智慧網手術室。
3、手術室信息化管理平臺,兼容H I S、P A C S等各系統。
4、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
5、專業化、多元化、集成化、智能化、可視化、虛擬化、移動化、標準化。
可見,信息化、智能化手術室時未來醫院建設新方向,其不僅能為醫患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捷的工作和手術環境,還能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